長江之畔的蕪湖,是一座古韻與新潮同頻共振的城市。天門山回蕩著千年詩韻,繁昌窯凝結著陶瓷匠心,古城墻鐫刻著歷史印記;而今,新能源汽車穿梭街巷,算力樞紐點亮云端,智能工廠迸發活力。11月13日,2025網聚美好安徽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蕪湖,近距離感受數字化浪潮下“智算之城”的蓬勃脈動。
產業創新館 供圖 產業創新館
產業創新館:從“報春花”到“飛天夢”的創新接力
蕪湖市產業創新館內,“傻子瓜子廳”展柜里泛黃的報紙和老照片,訴說著被稱為“中國第一商販”的年廣九與傻子瓜子的故事,那句“報春花放”的評價,成為改革開放初期民營經濟萌芽的生動注腳。“從年廣九‘摸著石頭過河’到如今企業創新‘敢闖敢試’,蕪湖的創新基因從未斷檔。”講解員的話,在隔壁的航空航天展區得到印證。
展廳內,一架銀灰色的鉆石DA42飛機格外醒目,機身旁的證書墻記錄著它的“高光時刻”——作為中電科鉆石飛機的明星產品,拿下國內首張輕型運動飛機生產許可證。“這款飛機采用全復合材料機身,航程可達1600公里,廣泛用于航拍、救援等領域。”講解員介紹道,從“一粒瓜子”的突破到“一架飛機”的騰飛,展館里130余家企業的470余件展品,串聯起蕪湖創新迭代的完整脈絡。
奇瑞工廠:焊花里的“智造精度”
奇瑞智造一工廠焊裝車間內,火花四濺中藏著“毫米級”的精密。右側圍生產線上,28臺機械臂默契配合,既有高速焊接工藝確保車身強度,又有涂膠工藝實現“零縫隙”密封,AI視覺系統如“火眼金睛”般實時監測,將焊點合格率穩定在99.9%以上。
機械爪精密工作中 供圖 奇瑞工廠
走進總裝車間,另一番智能場景讓人眼前一亮,AMR物料小車正循著二維碼“導航”精準配送中。在輪胎裝配工位,車輛通過拍照定位后,四個機械爪同步擰緊輪胎螺栓,整個過程僅需40秒;座椅裝配區域,機械臂輔助工作人員完成部件安裝,既減輕勞動強度又提升裝配精準度;終端檢測臺上,AI設備對車身進行360度掃描,各項數據實時傳輸至云端……“任何微小瑕疵都能被輕易捕捉,結果可隨時追溯。”跟隨工作人員的步伐,采訪團一行人切身感受到奇瑞汽車工廠人機協作的高效模式,讓每一輛下線車輛都承載著“蕪湖智造”的嚴謹。
數聚蕪湖 供圖 大數據公司
算力樞紐:“東數西算”里的“蕪湖加速度”
數據如潮,算力啟航。在蕪湖市大數據公司的監控大屏上,實時跳動的算力調度數據,勾勒出“智算之城”的發展軌跡。2022年,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蕪湖數據中心集群正式獲批;今年3月,《蕪湖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建設一流智算之城若干舉措》出臺,明確設立1億元“算力券”和1千萬元“數據券”補助資金,為企業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如今,這里已集聚華為、抖音等重點項目15個,總投資超2700億元。“我們正在構建‘多元供給、高速泛在’的算力體系,不僅服務本地企業,還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提供算力支撐。”工作人員指著大屏上的“算力地圖”介紹,從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到新興領域的場景創新,蕪湖正以算力為筆,在數字經濟的畫卷上書寫新篇。
從“報春花”的創新萌芽到“智算之城”的算力奔騰,再到奇瑞工廠的“智造標桿”,蕪湖以“產業+科創”書寫著發展答卷。展望“十五五”,蕪湖將錨定“長三角重要創新策源地”“全國一流智算之城”目標,以鳩茲科創灣為核心載體,深化“算力+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通用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突破萬億規模,以“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夢想”的氣場,為“美好安徽”建設注入更強蕪湖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