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調研“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時強調,要將其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辦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優化、材料最簡化、成本最小化。近年來,望江縣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截至9月底,已累計上線運行38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辦件覆蓋率達81.81%,縣數據局榮獲“2025數字政務博覽會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典范案例單位”。然而,通過與寧波市江北區等先發地區對標,望江縣在政務服務效能方面仍存在顯著差距,亟須協同解決。
一、寧波市先進經驗及我縣做法成效
寧波市江北區以“整體政府”理念為引領,在全國首創“政務事項”多跨集成,其經驗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全國首創事項梳理“全生命周期”綜合集成。圍繞“個人全生命周期”“企業全生命周期”“工程項目全領域”進行系統化梳理,編制標準化目錄和辦事指引,集成12個部門、204個事項、130條法律法規,為群眾企業提供“一站式”導航服務。
二是在全國率先探索政務服務“整體政府”理念。厘清各事項法律邊界,通過數字賦能推動數據共享共認共用,將分散的部門事項整合為場景化服務,實現單個事項從“條數據”向“一件事”“塊數據”轉變。如擬上市企業獲得合法合規證明,企業只需提交“聯合申請表”,窗口依托“浙政釘”共享數據,綜合16個部門職能,可實現企業“一次辦”。
三是全國率先探索政務服務“綜合導航”功能。開發政務服務“數智導航”系統,上線區政府門戶網站,將652個高頻事項,按照“個人單個事項”“個人跨部門事項”“企業單個事項”“企業跨部門事項”4個界面分類設置,實現所有事項一屏展示,群眾只需30秒,即可找到對應事項,進入辦理流程。
四是探索形成“一件事”改革制度、標準、理論體系。江北區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政務公開,將單個政務信息進行整合集成,創新編制各類集成服務“一本通”,全面梳理各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標準化規范化目錄24個,涉及個人全生命周期事項1167個、企業全生命周期事項3045個、基層群眾民生服務事項388個。
近年來,望江縣圍繞“利企便民”工作目標,持續深化政務服務領域改革。通過制定實施《望江縣政務服務中心大綜合窗口改革方案》,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納入綜窗辦理。截至9月底,完成企業開辦等“高效辦成一件事”12904件,新增經營主體1116戶,同比增長10.1%,縣鄉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初步構建。
二、涉企政務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是服務質量不優。縣政務中心受場地限制,部分事項受理與審批分離,服務質量與企業及群眾期盼尚有較大差距。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服務有待加強,窗口人員調整頻繁、工作規范標準不統一。村級便民服務點建設缺乏系統培訓和經費保障,僅能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無法辦理具體業務,村級便民服務點年均辦理事項只有寧波市村級便民服務站的10%。
二是辦事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部門協同機制,實際事項辦理過程中,僅局限于單個部門的職責范疇內完成獨立辦理,未能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業務開展形成有效聯動和協同配合。對需要協同推進的事項,未建立跨部門事項協同審批機制、辦理會商機制,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渠道和平臺,往往通過公文流轉、電話溝通等方式解決,效率低下。
三是數據共享不暢。望江縣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各部門業務系統獨立運行,使用國家、省、市級系統平臺191個、自建系統平臺19個,缺乏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信息孤島”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且“一網通辦”平臺功能不完善,如社保繳費等部分高頻事項雖實現線上辦理,但操作流程復雜,群眾線上辦事率遠低于寧波市的85%。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整合服務入口,推動“一碼通達”。河南省平頂山高新區推出“碼上辦”服務,企業和群眾掃描專屬二維碼即可獲取866項辦事指南。建議推出“望江政務二維碼”,推動稅務、市監、社保、住建等部門事項統一集成至線上入口,制定標準化辦事指南,推動高頻事項“免證辦”“全程網辦”。同時,探索引入縣級政務服務AI助手,提供7×24小時在線智能導辦服務,實現產業政策、惠企條款的“隨問隨答”。
二是優化服務流程,深化“一窗受理”。寧波市將企業從開辦到注銷涉及3045個事項集成為12類辦事場景,建立“一套材料、單次采集、多方共用共享”機制,通過浙政釘等平臺,推送至責任聯辦部門。建議望江縣制定《“零跑動”負面清單》,建立縣級“材料復用庫”,對共性材料進行標準化采集和存儲,實現“一次上傳、全縣調用”。推動建立跨部門聯辦機制,通過內部流轉代替企業跑腿。
三是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一網通辦”。北京市開通企業服務e窗通平臺,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專區,將高頻事項整體接入,實現“單點登錄、全國可辦、證照直達”。建議縣數據局對接上級政務服務平臺,建立縣域政務數據質量審計與更新機制,并積極探索與周邊縣市建立“區域檔案互認”聯盟,為企業跨縣遷移提供“檔案隨行”服務,破解數據壁壘,提升區域協同效率。
四是加快綜窗建設,延伸“基層服務”。寧波市所有行政村(社區)均已建成便民服務站,其中標準化便民服務站占比85%以上,配備代辦員2名以上,村級便民服務站可辦理社保繳費、醫保報銷等高頻事項48項。建議推進村級便民服務站標準化建設與運行,推行“網格員+代辦員”聯動機制,培養“一專多能”受理專員,將高頻事項受理延伸到村,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鄒新澤、吳春發、房志軒、陳庚、宋子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