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蕪湖市陶辛鎮依托“荷蓮、水韻、古圩”核心資源,以農筑基,發展特色種植;以文賦能,挖掘千年圩塘文化;以旅興產,打造水鄉生態旅游。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壯大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優美、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一、做強特色農業,延伸產業鏈條。堅持以荷蓮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規模化、現代化農業,5年來共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5個,總投資5300萬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62萬畝,為糧食安全和鄉村產業振興筑牢“耕”基。雙橋村規模化種植“太空蓮36號”3805畝,創新推廣“荷蝦共養”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打造荷塘里特色農產品展銷館,開發藕粉、蓮藕汁、青蝦醬等50余種特色農產品,搭建蓮子電商交易平臺,大力發展荷花經濟。四門村大力推進蔬菜連棟大棚標準化建設,打造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為農業產業融合提供堅實支撐。
二、注入文化靈魂,提升品牌內涵。 深度挖掘“荷文化”、“水文化”和古圩文化,賦予鄉村旅游獨特魅力。沙墩精品示范村建設融入紅色非遺元素,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紅色非遺文化館主體結構已完成。雙橋村與高校合作,打造套花灣“大學小鎮”項目,建設漿染史實館、織染空間等研學工坊,使非遺技藝在鄉村煥發新生。連續舉辦“荷花文化藝術節”等特色活動,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文旅品牌。
三、優化旅游業態,激活市場動能。以精品示范村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業態。沙墩村引入“同學時代”主題民宿項目,6棟樓宇同步施工,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夫子闕中心村完成村史館、議事廣場、老夜校改造等節點建設,外立面出新超萬平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雙橋村圍繞“陶辛水韻”景區完善配套設施,新建橋梁、硬化道路、建成賞荷慢道和停車場,年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旅游收入占村集體經濟40%。
四、創新經營模式,共享融合成果。創新“集體經濟+”模式,實現互利共贏。奚村村與企業共建青蝦飼料統購統銷平臺,既降低養殖成本又增加集體收入。四門村蓮子加工廠采用“一廠多用”模式,夏季作為水果蓮倉儲基地,冬季加工鍋巴,資產利用率大幅提升。通過村企合作共建,發展訂單農業、設立“共富工坊”,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江南水鄉典范。(作者:韓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