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另类专区欧美制服同性,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软件,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雜志 > 2025年 > 2025年4期 > 產業/商界 > 產經

打好“融”字牌硒資源轉化為硒產業

  作者:課題組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5-04-25

硒是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微量元素,被譽為“生命的火種”。位于皖南山區腹地的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素有“中國生態硒都”美譽。

多年來,石臺縣堅持推動硒資源轉化為硒產業,將富硒產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進行全力打造,推動了硒相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富硒農業、富硒功能性食品加工業、富硒養生旅游三大主導產業,開發出硒茶、硒米、硒泉、硒果、硒菜、富硒畜禽和富硒土特產等八大富硒特色產業近100多個品種,產業經營主體300多家。2024年與硒相關產業綜合產值達100億元,首次超過了全縣旅游總收入。

硒產業不同于一般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化需要依托于各種富硒農產品及富硒生物制品,需要與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游業等相融合。石臺縣以硒賦產,注重在融合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

以硒融農,硒農產業快速增長

在石臺,特色農業發展始終緊緊圍繞一個“硒”字,多年來通過延鏈補鏈、固長補短,開發了硒茶、硒米、硒油、硒果、天然含硒炭火烘焙的大山村土灶鍋巴等富硒產品六大類近二十品種,硒農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

石臺硒茶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三品”認證率達100%,深受消費者鐘愛。2024年硒茶產量5600噸、綜合產值超10億元,分別是2018的1.4倍、2.6倍。

為做大硒茶產業,當地相繼制定了石臺硒茶、石臺富硒茶等地方標準,提升了茶葉生產標準化。在全縣12.3萬畝茶園,推廣使用太陽能誘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使用農家肥、有機肥種出的茶葉品質上乘,富含硒元素,深受消費者青睞。當地茶企將這些優質茶葉進行深加工,推出富硒茶禮盒,作為旅游伴手禮和民宿特產銷售。

石臺茶企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2家、市級7家,用“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雙輪驅動模式推進茶葉品牌建設,現擁有“天方”“霧里青”“天方茶苑”中國馳名品牌3個。石臺硒茶2019年成功入選“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石臺富硒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0、2021年連續兩年成功入圍“我最喜愛的中國品牌”。

同時,石臺圍繞硒糧打造了“石臺硒米”地域品牌,開發富硒水稻種植面積達1.6萬畝,年產富硒稻谷6400噸,加工石臺硒米3200噸,產值9600萬元,分別是2018年的1.6倍、1.4倍、1.6倍、1.6倍。開發富硒油菜籽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油菜籽2000余噸,加工壓榨富硒菜籽油800噸。

此外,石臺還積極開發富硒黑木耳、硒米酒、富硒葡萄、富硒草莓、富硒黑豬肉、富硒土雞蛋等其它農副產品,逐步建立硒茶、硒米、硒菜、硒蛋、硒果等系列硒產品研發和生產加工體系,目前4個富硒產品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6個富硒產品取得綠色食品認證。

以硒融游,硒旅產業再上臺階

旅游是石臺的支柱產業,近些年一直深挖“富硒、負氧”獨特資源,打造“硒游記”品牌,將富硒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積極創建仙寓山富硒康養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石臺縣面向長三角客源市場,開展“硒品出山·引客來石”行動,邀請游客來深山里呼吸負氧離子,吃“硒餐”品“硒茶”,養養身體,到訪游客紛紛贊賞石臺的生態環境。正是以“硒”作為媒介,引來了八方客人,石臺成為長三角游客的新寵。

石臺縣對生態硒餐文化解碼賦能,發布了石臺一品鍋、富硒茶香蝦等18道硒餐美食圖鑒。在南京等長三角城市設置了石臺生態硒餐體驗店,把螺螄燒雞為代表的石臺生態硒餐美食登上央視財經頻道,從而吸引大批長三角游客來石臺康養旅游。

針對研學旅游熱度不斷增加,石臺還著手打造了北緯30度富硒之旅、喀斯特地貌溶洞之旅等研學課程和“石臺溯硒三重奏”等科普教育研學精品線路,組織硒康泉水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申報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目前,全縣共有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1家,2024年接待合肥、安慶等地一日游學團隊1萬多人。

以硒融水、以硒融養,新興產業火爆出圈

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天然山泉汩汩流淌。依托得天獨厚的富硒水資源條件,石臺積極探索水價值轉化路徑,全縣12家硒泉企業形成集群發展態勢,產能200萬噸左右,硒泉產業綜合產值達1.48億元,企業數量和產值分別超過十年前的3倍,產品銷往滬蘇浙等長三角核心城市。

仙寓山泉是石臺縣硒泉企業中的老品牌,坐落在中國富硒第一村大山村腳下,與仙寓山旅游景區相得益彰,產品銷量一路高歌猛進。仙寓山泉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2024年該公司產值2400余萬元,客戶覆蓋國內15個省市,擁有100多家經銷商。從藏在深閨生態資源到走向全國的產業品牌,“石臺硒泉”突圍之路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

石臺在發展富硒健康養生方面同樣出色,創建了“原生態、慢生活、深呼吸”高端休閑養生基地,吸引長三角等外地游客紛至沓來,2024年富硒康養業產值達6億元。

依托被譽為“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長壽村”大山村和“中國天然氧吧”等資源優勢,實施萬畝硒茶觀光體驗帶建設,打造特色富硒康養慢莊小鎮、康養基地、康養莊園、康養精品民宿,高水平建設仙寓山富硒康養目的地、富硒茶博園、云里居茶旅融合觀光園等各類康養載體,打造了水上運動、研學拓展、露營派對等休閑康養業態,不斷豐富富硒康養新產品,年吸引3天以上過夜養生游客2.8萬人次。

仙寓山大山村被稱為“中國富硒第一村”,全村61戶,有57戶經營硒養民宿,每戶年收入13萬元至200多萬元之間。

打好四張牌

研究表明,產業集群升級的基本路徑有技術創新驅動、業態變革重塑、市場需求主導、依靠政策引導和支持等。

石臺要在富硒產業發展上更有作為,下一步還需要打好“四張牌”。

打好技術創新牌。富硒產品開發離不開科技支撐,科技研發跟不上,產業就始終在低端徘徊。調研發現,石臺靠資源、賣資源的路子還比較窄,硒相關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企業建議,發展富硒產業要從源頭上研究和科普硒的價值,讓消費者明白消費、放心使用。恩施硒產業之所以做大,擁有國家級檢測中心是重要原因。

要補齊技術創新的短板,石臺可主動與中科大、安農大等高等院校,國際硒研究學會、長三角功能農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及鏈主企業進一步深度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揭榜掛帥”開展硒產品種植、精深加工、營養評價等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也可以利用AI技術建立硒營養效果(風險)評估模型,發布硒攝入量動態算法。

另外,隨著硒相關產業發展壯大,硒產品標準化變得尤其重要。湖北恩施硒科技、硒標準、硒產品認證保持國內領先。石臺要積極引入國家級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制定國家高含量富有機硒產品檢測標準;健全富硒產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配套制定生產技術規程,做到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都有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

打好企業引育牌。目前,石臺硒產業已有經營主體300多家,發展硒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60多家。但湖北恩施涉硒加工企業達到762家,其中規上企業234家,高新技術企業278家。石臺涉硒產業規上企業數,僅相當于恩施的5%。規模最大的富硒茶企業天方茶葉,年加工能力只有2000噸,年產值2億元。要做大富硒產業,石臺就必須在招引和培育企業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大力推動招商引資,引進有較強技術能力、銷售渠道廣的富硒精深加工企業,在富硒開發上形成聚焦效應,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影響力的富硒龍頭企業,放大企業“富硒光環”。

另一方面,要圍繞現有企業梯隊,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優育強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現有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加強配套企業集聚。對中小微企業開展梯隊式培育,同時激發更多企業主體、村集體和群眾的內生動力。

打好產品開發牌。調研發現,石臺縣硒產品主要聚焦初級農產品,如硒茶、硒米、硒泉等,或者以硒賦能文旅康養服務,全系列產品溢價能力弱,在富硒產品深度開發上下得功夫不夠,富硒中藥材種植、保健品開發、功能性化妝品乃至藥品研制等新型產品尚未涉及。近年來推出的7天療養套餐,但是市場反饋平平。

進一步分析,目前石臺富硒產品,如茶、水、米等,大多數停留在概念和敘事之中,科學檢驗和驗證還遠遠不夠,更談不上產品深度開發、提高附加值等問題。

因此,要鼓勵龍頭企業加快產品研發,開發富硒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如,生產富硒生物制品或富硒食品藥品原料,生產硒蛋白提取物、富硒茶多酚、有機硒膠囊等富硒原料或產品。此外,旅游是石臺主導產業,要推動硒與康養農文旅深度融合,實現硒元素全產業賦能。

打好品牌營銷牌。調研了解,現有的“石臺硒品”公共品牌市場辨識度較低,未能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品牌百強。在硒產品市場營銷上手段比較單一,地方電視臺、旅游宣傳冊等傳統渠道多,“皖美農品”平臺、抖音微視頻等新型宣傳營銷少,不利于好產品走出本地、本省。同為富硒地區,石臺的名氣不如恩施和紫陽大。

盡管硒具有保健康養價值,但國內富硒產品多而雜,難免魚目混珠,甚至有的是“掛羊頭賣狗肉”。這就要求各地把富硒產品的品牌塑造放到重中之重地位。

對于石臺來說,就是要以富硒茶公用品牌為標桿,逐步統一硒游、硒養、硒享、硒宿、硒泉、硒茶、硒米、硒餐八大品牌,把“石臺硒品”品牌打出去。

同時,通過檢測和標準化生產,明確硒茶、硒米、硒泉等產地環境、生產技術規程,讓富硒產品成分可見、效用可見、價值可見。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通過辦好“石臺硒博會”“硒水鑒茶大賽”“富硒美食節”等宣傳活動,提升“中國硒谷”影響力和知名度。

(作者為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執筆:薛立勇 馬鋆)

3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嘉禾县| 会泽县| 岫岩| 汝州市| 兰西县| 望谟县| 准格尔旗| 新野县| 竹山县| 离岛区| 三原县| 定远县| 集安市| 平阳县| 石柱| 莒南县| 临西县| 浪卡子县| 西华县| 江口县| 襄樊市| 和田县| 德兴市| 阿巴嘎旗| 从化市| 夹江县| 新建县| 紫金县| 湟源县| 观塘区| 潼关县| 元朗区| 墨玉县| 潼南县| 武夷山市| 靖边县| 大余县| 台湾省| 樟树市|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