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另类专区欧美制服同性,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软件,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首頁大圖切換

四問皖北

  作者:胡磊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4-04-19

在區域經濟版圖上,皖北有多重要?

皖北發展,短板在哪?

皖北振興,突破口是什么?

為什么要實行“大兵團”作戰?

這四問,外界在問,安徽也在問。

在安徽,沒有哪一片土地,像皖北這樣格外受人關注。今天,策叔把目光投向皖北,試圖解答這“四問”。

安徽省城市化地區格局優化圖(圖源:《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01

一問:皖北有多重要?

皖北是一片厚重的土地,以全省37.8%的面積,承載著全省48%的人口,是安徽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塊。

安徽的皖北地區,范圍涵蓋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6個地級市,以及滁州市的定遠、鳳陽、明光和六安市霍邱4個縣(市)。如果說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是一盤棋局,那么皖北振興無疑是這盤棋中的關鍵一著。

皖北,為什么這么重要?

一是皖北是安徽乃至長三角的重要板塊,包括皖北在內的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國2.8%的土地面積,生產著占全國13%的糧食,養育著占全國1/8的人口。這里是華東的“工業糧倉”和動力之鄉,江浙滬地區的電燈中,有一半是皖北點亮。

二是皖北具有重要戰略位勢,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皖北地區已經成為國家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要沖”。

三是皖北發展空間巨大。皖北緊鄰蘇魯豫三省,是連接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重要地帶,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皖北發揮區位交通、發展空間、市場規模優勢,為安徽在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5月,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在阜陽市開展重點調研時強調,皖北地區在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沒有皖北的現代化,就沒有全省的現代化

加快皖北振興,一直是事關安徽全省發展大局的戰略性任務。早在2001年,安徽省就成立了加快皖北地區發展協調小組,20多年來,先后出臺了四個“10條”政策,以及南北結對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積極爭取國家專項政策支持,努力推動皖北跟上全省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步伐。

經過20多年的奮力追趕,皖北地區各項事業呈現出螺旋式上升態勢,取得了格局性變化、歷史性進步。尤其是黨的二十大以來,皖北主要經濟指標與全省的差距不斷縮小。2023年7月,在安徽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明確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皖北全面振興作為必須抓好的兩件大事,并為皖北振興制訂了時間表:到2027年,皖北要跟上全省的發展步伐。

當下的皖北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然而,放在全省乃至長三角省份的視角下看,皖北仍然存在不容忽視的發展短板。

阜陽市

02

二問:皖北發展,短板在哪?

皖北也是一片焦灼的土地,生產總值在全省占比不到三成,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是區域協調發展中最大的短板。

分析皖北的發展短板,先要客觀來看皖北的現狀。

首先是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水平低。2023年長三角41市主要經濟數據表中,阜陽、宿州、亳州、蚌埠、淮南、淮北六市經濟總量分別位列26、29、30、32、37、38位;人均GDP方面,分別位列34、36、37、39、40、41位。

其次是工業化率和城鎮化率低。2022年,皖北地區工業化率為29.4%,低于全省1.2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僅占全省的26.6%;產業占比方面,除了淮南、淮北作為傳統資源型工礦城市,二產占比超過40%之外,蚌埠市、阜陽市、宿州市、亳州市均在40%以下。與工業化率低直接相關是城鎮化率低。2022年,皖北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9.7%,低于全省10多個百分點。

三是產業結構急需升級。皖北產業結構傳統色彩濃厚,制造業頭部企業主要集中在化工、再生資源、白酒等領域。產業結構比例不協調導致了規上企業效益不高,2022年,皖北六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占全省比重為27.34%;但營收占比僅為19.37%;利潤占比為23.72%。

四是缺少地標型產業集群。皖北地區缺少大企業大項目,缺少引領性產業集群及現代產業思維,以2022年為例,皖北六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均不到2000家,其中淮北、亳州、蚌埠、淮南不足1000家。2022年安徽制造業百強企業中,皖北六市共有12家企業上榜。除阜陽外,其他各市在全省排名靠后。民營制造業企業百強榜中,皖北上榜18家,地級市缺乏千億級產業集群,縣域缺少百億級產業集群,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標型”特色產業發展不足。

五是高端要素集聚不足。上市公司和產業基金是一個地區金融資本活躍度的“晴雨表”,也是高能級要素集聚的直接體現。但皖北地區阜陽、亳州僅有1家上市公司,宿州仍為0。同時在縣域層面,列入皖北地區的22個縣域中,有10多個縣域尚未產生上市公司,至今沒有實現“0的突破”。作為產業承載平臺的園區方面,全省開發區前三十強中,皖北僅有亳蕪現代產業園、阜合現代產業園、界首高新區上榜,平臺承載力不足。企業家方面,沒有形成企業家梯隊,也缺少領軍型企業家。

皖北發展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歸根到底,指向的是產業的短板。只有產業崛起,皖北才能獲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能。

蚌埠市

03

三問:皖北振興,突破口是什么?

2023年3月,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履新不久,就馬不停蹄對皖北地區進行調研,調研中韓俊多次強調,皖北要振興,首先產業要振興。那么,深入皖北發展的底層邏輯,應該在哪些產業集群上發力?

2023年,安徽制定了支持皖北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聚焦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集群建設,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堅,力爭皖北快速形成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

從皖北的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綜合分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綠色食品是當前皖北應當重點發力的產業賽道,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目前安徽打造產業集群,成效明顯。2023年,安徽省汽車產量達到249.1萬輛,躍居全國第2位;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上升至全國第4位。安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強勁增勢,為皖北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2022年9月,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項目落戶阜南縣。大型龍頭企業的入駐將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跟進投資,有力促進皖北地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的完善和集聚,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對于皖北各市縣而言,要在首位產業中找準坐標,發揮各自優勢,嵌入其中的各個環節。

其次來看新能源產業。目前,皖北的蚌埠、宿州、淮北、阜陽等地市均在加快新能源光伏產業集聚,建立起一定規模的產業基礎。鳳陽縣依托礦產資源優勢,聚集國內光伏組件出貨量Top10企業2家、光伏玻璃產能Top5企業2家,光伏玻璃年產能接近全國1/4,向打造“千億硅谷”目標進發。皖北地區有著傳統能源產業的基礎,同時也擁有豐富的風、光、生物質等新能源資源,為發展新能源產業提供了條件,加上土地空間大、市場腹地廣,可以在融入大循環、鏈接雙循環中拓展安徽省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空間。

三是新材料產業。皖北在新材料產業領域深耕多年,已打下良好基礎,形成了阜陽先進化工、有色金屬,蚌埠硅基、生物基,淮北鋁基等新材料基地,未來要放大現有產業特色優勢,獲得更高的附加值。

四是綠色食品產業。綠色食品產業是皖北具有傳統優勢和資源基礎的產業。韓俊在皖北調研中特別強調,農業也是高科技產業,既要追求產量,更要注重效益和質量。當前,安徽正加快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皖北是重要陣地,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條件得天獨厚,要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動皖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早日取得實質性進展。

總的來說,皖北在產業賽道的選擇上,要做到自身優勢和產業趨勢“兩手抓”。明確了產業賽道,皖北下一步要怎么干?

安徽淮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汽車線束產品生產企業

04

四問:為什么要實行“大兵團”作戰?

當前,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往往都是按照“頭部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產業生態”梯次培育壯大起來的,這已然成為地方產業發展的普遍規律。

此前,韓俊在宿州市調研指出,工業發展存在“小、散、弱”問題,點出的就是皖北地區產業集群規模較小,集聚度較低的問題。因此,皖北產業發展,一定要按照培育打造產業集群的思路。

產業集群往往不限于一域,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要推動地域協同,形成合力。

當前,產業發展一定要匯聚力量,精力一旦分散開,就什么也做不好。比如在謀劃和制定產業方向,僅從自身角度出發,缺乏戰略高度和宏觀視野,難以對產業發展進行科學定位。在信息和資源方面,難以與大型龍頭企業的高層建立直接有效的溝通渠道,也難以提供足夠吸引大企業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各市單打獨斗、各自為陣,難以實現區域間協同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還可能造成重復性建設的浪費。

安徽省省長王清憲此前在皖北調研時指出,增強協同意識,打破地域分割,實施“集團化”“大兵團”作戰。

因此,必須要把握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趨勢新要求,把皖北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規劃和布局,組織央企,民營頭部企業,省屬企業一起組成聯合艦隊。

凱盛浩豐落戶皖北就是“大兵團”作戰思維下的一個生動案例。凱盛浩豐農業集團是世界500強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23年,凱盛浩豐與安徽省達成協議,在皖投資建設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協議意向簽約22個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其中大部分項目布局在皖北。

戰略上統籌謀劃,戰術上要分兵出擊。近十年來安徽產業崛起之路,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組建產業專班,產業專班能夠做到對特定的產業深入研究,匯聚相關資源。同時,可以整合各部門、各層級資源力量,實現跨部門、跨領域高效協作。專班機制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反應速度,根據產業集群建設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迅速作出決策。

那么,這場“大兵團”作戰的攻堅戰,如何才能打好打贏?

產業發展離不開項目,打好皖北產業攻堅戰,首先要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抓項目”,已經成為皖北各市縣的共識。但項目怎么來?

對于皖北而言,要從國家層面,特別是從央企布局中爭取項目落戶皖北。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發揮皖北區位、交通、市場、資源等優勢,主動出擊招引項目。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力度爭取省內項目布局皖北,積極鼓勵本土企業擴大投資新增項目。

項目來了怎么辦?答案是做大做強園區平臺,建成產業項目落地的承接載體。從平臺承載力方面來看,皖北目前園區競爭力不強、產業集聚度不高。下一步,要打造一批產業集聚、特色鮮明、技術領先、富有活力的產業園區,推動重點產業項目和資源向園區集聚。

當然,皖北產業振興還離不開“人”和“錢”兩個重點。要補齊融資的短板,要善于發揮資本的力量,結合皖北實際,參考省內合肥等地的經驗做法,探索出適合皖北地區的基金招商模式,通過以投帶引,利用產業基金引入高能級要素。此外,還要大力推動皖北地區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改變目前皖北上市企業偏少的現狀。

要補齊人才隊伍的短板。皖北振興,“人”是關鍵。從人才支撐來看,皖北人才吸引力不足。下一步,要重點抓好四類人才。一是專家人才引進,二是勞動力資源流動,三是干部隊伍交流,四是企業家群體的培養壯大。

推動皖北產業振興,“時與勢”都在形成。今天上午,皖北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推進會將在蚌埠召開,這不僅僅只是一場會議,更是皖北產業攻堅戰的沖鋒號。相信皖北一定能打贏產業振興的這場硬仗,皖北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0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邵东县| 边坝县| 平顺县| 肇东市| 永泰县| 金门县| 庆阳市| 文成县| 赣榆县| 洛隆县| 鄂温| 天津市| 屏边| 南阳市| 汽车| 周宁县| 伊宁市| 兴仁县| 白银市| 永寿县| 凤庆县| 繁昌县| 龙里县| 龙川县| 余庆县| 卓尼县| 湘潭市| 明溪县| 汝阳县| 翁源县| 沙坪坝区| 叙永县| 儋州市| 兰考县| 永仁县| 衡水市| 古丈县| 宕昌县| 阜新|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