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另类专区欧美制服同性,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软件,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首頁大圖切換

省委書記多次強調,這項工作有何深意?

  作者:策叔  編輯:紀海濤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3-05-26

“安徽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

“安徽借上了長三角的‘東風’、搭上了一體化的‘快車’,是最大的發展紅利、最大的發展動能。”

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梳理發現,履新安徽省委書記70多天來,韓俊密集開展基層調研,廣泛會見各界客商,多次強調了長三角一體化對安徽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3周年。韓俊強調,全省上下要把融入長三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向縱深發展。

在調研、會議等多個場合,長三角一體化成為高頻率出現的關鍵詞之一。這項工作,韓俊為何多次專門“點題”強調?

今天,策叔帶你一起來看。

“最大紅利、最大動能”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安徽來說意味著什么?

3月16日,韓俊履新安徽省委書記后調研的第一站,來到了六安市金寨縣,他在調研中強調,“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繼往開來,艱苦奮斗,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就。”

這是韓俊在調研中首次明確提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上海市黨政代表團來安徽考察

3月17日,上海市黨政代表團來皖考察,這是今年長三角滬蘇浙皖相互“走親戚”的啟動之旅。4天后的3月21日,江蘇省黨政代表團來皖考察。

在皖滬、皖蘇交流座談會上,韓俊說,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安徽注入巨大動能,安徽獲得的政策紅利巨大、受益巨大。

江蘇省黨政代表團來安徽考察

兩個“巨大”,凸顯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給安徽帶來的影響力之深、推動力之強。

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注意到,在安徽省內各地市調研中,韓俊也多次“點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滁州市和馬鞍山市是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4月6日至7日,韓俊在兩市調研期間,特別強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當前安徽面臨的最大紅利、最大勢能”。

在滁州,韓俊專門調研了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園區是中新兩國、蘇皖兩省、蘇滁兩市合作共建園區。韓俊勉勵當地要“借東風、搭平臺、抓機遇”,打造省際合作的典范,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引領性、標志性成果。

韓俊在滁州市調研

5月17日,韓俊首次以安徽省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主持召開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暨安徽省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會上,韓俊指出,“安徽加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親自推動的結果。安徽借上長三角的‘東風’、搭上一體化的‘快車’,是最大的發展紅利、最大的發展動能。”

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長三角一體化對安徽發展的“兩個最大”?

首先從區域經濟格局和資源要素集聚來看。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是鏈接國內與國際市場的門戶,是全球高端經濟要素、高能級市場主體、高層次人才和全球資本的集聚地、配置地,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強勁活躍的增長極。而安徽是這個增長極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從安徽“融長入圈”來看。安徽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后,就能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借力長三角嵌入全球產業鏈、參與高端供應鏈分工。安徽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就是發展紅利的經典例證之一。

再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5年實踐來看。一組數據,清晰印證了這個“最大動能”對安徽發展的帶動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5年,是安徽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的5年:安徽經濟總量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2022年全省GDP達到4.5萬億,占長三角的比重達到16%,比2018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區域創新能力由2018年的全國第10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7位;2022年進出口總額達到7530億元,比2018年增長81.5%,占長三角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合肥聯通長三角主要城市的2小時高鐵交通圈全面形成。

但經濟數據的改變,只是一個層面。數據變化的背后,是安徽樹立起嶄新的區域形象和新的發展歷史方位,“安徽正處在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

安徽的強勁上升表現在哪里?這里面蘊涵的內容有很多,但從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來看,“揚皖所長”也正是安徽的優勢所在。

四個“揚皖之長”

一體化發展中要“揚皖所長”,首先是明確安徽“長”在哪兒?

5月17日,在安徽省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韓俊深刻分析了安徽的四個“長”和要做好的四篇大文章。

一是要揚“創新活躍強勁”之長,做好加快創新要素高效集聚大文章。

創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科大硅谷、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平臺相互疊加。4月24日,韓俊在深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工作會議上強調,安徽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加速集聚,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科技創新轉化應用水平快速提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蓄勢聚力,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在全國創新格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安徽將創新型省份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旗幟性抓手”,與滬蘇浙共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共同推動“卡脖子”技術突破,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增強科技創新自立自強能力。

圍繞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韓俊多次強調,“要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當好示范,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健全科技投入機制,真正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創新環境。”同時,也要加強與相關高能級創新平臺的交流合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做好產學研協同與產教深度融合文章,全力吸引創新要素在安徽集聚,進一步推動安徽創新能力上一個大臺階。

韓俊在蕪湖市調研

二是要揚“制造特色鮮明”之長,做好深化產業鏈對接協作大文章。

安徽的制造業很“燃”也很“硬核”,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在安徽生產,全國每3臺冰箱、4臺洗衣機、5臺空調就有1臺是安徽制造;2022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居全國第7位,到2025年,安徽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向安徽集聚,在多個領域樹立起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地標、產業形象。

在一體化進程中,如何深化與滬蘇浙的產業鏈對接協作?韓俊強調,安徽要“堅持自主培育與主動承接相結合,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把共建產業合作園區作為有效載體,加快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進一步補鏈、固鏈、強鏈。”

韓俊在安慶市調研

三是揚“生態資源良好”之長,做好良好生態環境價值轉化大文章。

安徽生態資源豐富,正著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這也是安徽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的生態紅利。韓俊指出,要“協同保護長江生態,協同改善環境質量,協同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同時,要注重價值轉化,“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因此,安徽需要創新旅游發展思路,大力引客入皖,加快建設“大黃山”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培育壯大民宿經濟,打造長三角休閑旅游的“后花園”。安徽還要發揮農業生產優勢,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文章,推動農業全面提質增效,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大糧倉、大廚房”。

實際上,不管是“后花園”還是“大廚房”,都是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做好生態環境價值轉化要著力的方向。

四是揚“內陸腹地廣闊”之長,做好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能級的大文章。

安徽承東啟西,具有連接滬蘇浙、輻射中西部兩個扇面的區位優勢,是長三角與中部地區的戰略鏈接,是兩大國家戰略唯一的交集地區。在這樣的經濟地理上,安徽處在經濟幾何中心的位置上,以合肥為圓心,50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圈,集聚了全國30%的人口、35%的經濟總量和40%的消費市場;如果以1000公里為半徑,就覆蓋了90%的經濟總量。

但要發揮出這樣的區位優勢,安徽就要“加密擴容開放通道,加強東西橫向大通道和長江以北交通等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加快建設綜合性智慧化物流交通體系。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進一步提升開放外向度。”

韓俊在阜陽市調研

在安徽全省域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同時,更要格外重視省內區域間的均衡發展。5月18日至19日,韓俊在阜陽市調研期間特別強調,皖北地區要加快跟上全省乃至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步伐。

在部署加快皖北地區全面振興的舉措時,第一條就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發揮區位、交通、市場、資源等優勢,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努力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四個“之長”,既彰顯了安徽特色,也展現了安徽自信,為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大局中找準優勢、發揮優勢提供了指引。

韓俊在宣城市調研。宣城市是安徽省唯一與蘇浙兩省都毗鄰的地市,是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最前沿。

緊扣兩個關鍵詞

指明安徽優勢的同時,也闡述了安徽下一步如何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主攻方向。圍繞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可以感受到安徽的清晰導向和積極作為。

首先是在“主動融入”中實現一體化發展。

在與上海、江蘇黨政代表團交流中,韓俊都表示,安徽要“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

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滬蘇浙地區產業實力雄厚,安徽將緊緊抓住產業外溢的機遇,加大產業項目招引力度。韓俊強調,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積極開展全產業鏈招商,特別要開拓思路,加大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招引力度,力爭落地更多牽動性大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在2022年,滬蘇浙在皖投資的在建億元以上項目個數,比2018年增長了50.7%,實際到位資金超過萬億,占全省投資資金的比重近60%。

其次是在“對標學習”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長三角是產業發展的高地,也是改革創新的高地,有一系列走在全國前列的好做法、好經驗值得學習。

3月29日,安徽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上,韓俊指出,要對標滬蘇浙優化人才政策,打造吸引各類人才高地。4月19日,在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一季度工作會議上,韓俊再次強調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在項目建設、營商環境打造、社會民生工作等方面,全面與滬蘇浙展開對標。

對標學習滬蘇浙,安徽已開展了多年,特別是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以來,安徽從省直部門到16地市、104個縣市區,都在全面貫徹與滬蘇浙等高對接的思維理念,開展干部人才交流,研究提出了契合地方實際、彰顯優勢特色、有針對性的對照學習指標體系和具體舉措,使得全面融入落到實處。

安徽與滬蘇浙有廣泛的利益交匯點,只有全面推動合作共贏,才能畫好高質量一體化的“最大同心圓”。

5年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高質量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破除區域壁壘,從南邊的G60科創走廊到北邊的滬寧合創新發展帶,都在著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連加速融合,在蘇滬浙皖協同中創造出更多的發展紅利,各方都能從中收益。

新征程上,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需要同頻共振的聯動,更要有常來常往的互動。2023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將在安徽舉行,滬蘇浙皖主要領導將再次聚首,共商如何更好地發揮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

面向未來,我們可以相信,安徽將努力當好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上進生”!

(指導:張道剛   執筆:胡磊 王運寶)

0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西和县| 汉源县| 南漳县| 周口市| 莱西市| 垦利县| 星座| 湖州市| 和林格尔县| 西宁市| 乡宁县| 马公市| 温泉县| 双峰县| 娄烦县| 旬阳县| 荆门市| 平山县| 梧州市| 绥中县| 平罗县| 沁阳市| 龙川县| 大余县| 永善县| 西乡县| 隆回县| 长汀县| 宜黄县| 邹平县| 通州市| 葫芦岛市| 天峻县| 平陆县| 曲水县| 巴彦县| 玉门市| 柏乡县| 云林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