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另类专区欧美制服同性,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软件,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區域經濟

蕪湖“出圈”

  作者:吳明華  編輯:紀海濤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1-12-30

“皖B開始發力了!”

“城市合伙人 ,咱們一起拼!”

“標兵漸遠、追兵已近,蕪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

2021年初,蕪湖打響“第二城”保衛戰,此后頻頻“出圈”。今年前三季度,蕪湖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6%,不僅領跑安徽全省,更是排在長三角第一位!

很多人感嘆:蕪湖,變了! 從創新“城市HR”到城市“合伙人”,蕪湖刮起了一陣陣猛烈的“旋風”。

以人才破題,搞活一座城,為什么是蕪湖?

蕪湖“出圈”

航拍蕪湖

“第二城”保衛戰

當蕪湖突然成為“網紅”,很多人都在問,為什么是蕪湖?

這看似偶然,但事實上,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有著必然。

從今年3月開始,蕪湖每周一期連續舉辦“暢聊早餐會”,市委書記、市長陪企業家和各界人才吃早餐、話發展。在一次早餐會上,幾位企業家不約而同地提出,蕪湖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特別是方特、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等當地知名企業負責人,都同時提到了對人才的渴望,對人才引領創新的期盼。

蕪湖“出圈”

會后,蕪湖市有關部門梳理發現,早餐會上提出的關于人才招引的建議有80多項。企業家提及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的問題,包括招工難、用工貴,人力資源成本高,以及高端人才引進機制不暢等。對此,蕪湖市領導當即拍板、迅速行動。

在這背后,是蕪湖對城市競爭格局的深刻思考。

在安徽,蕪湖經濟實力長期居于省內城市第二位,而且承擔著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責任。但近年來,蕪湖“第二城”的位置面臨空前挑戰和壓力。

2020年,合肥躋身“萬億俱樂部”,蕪湖經濟總量占合肥的比重僅為37.4%。排在第三位的滁州快速逼近,2020年地生產總值達3032.1億元,僅比蕪湖少700多億元。

“標兵漸遠、追兵已近,蕪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一度在蕪湖市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在省內,合肥越跑越遠,與我們差距不斷拉大。而我們對省內其他地市的領先優勢卻在縮小,長三角發達城市對蕪湖的虹吸效應也在日趨顯現。蕪湖正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發展態勢。”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說。

2015年底,寧安高鐵開通后,蕪湖人明顯感覺到“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虹吸效應。2020年6月,商合杭高鐵開通后,蕪湖同時面臨南京、杭州、合肥三大城市的擠壓,人才流失問題和資源虹吸效應,極大加深了蕪湖的危機感。

蕪湖“出圈”

2021年初,蕪湖打響“第二城”保衛戰,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定為“一號工程”,“發起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第一攻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蕪湖把人才作為突破口,發起絕地反擊,就不難理解。因為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沒有創新優勢、發展優勢,“把資源集中到人才上,引進了人才、留住了人心,就贏得了項目、贏得了投資,城市發展將勇往而無不勝”。

對于蕪湖來說,人才不僅是彎道超越的“跳板”,更是共同奮斗的“合伙人”。蕪湖希望以人才引領城市發展,讓人才成就城市、城市成就人才,“城市合伙人 ,咱們一起拼!”

“人才等不來,更不會自然溢出,政府必須制定強有力的計劃。”蕪湖的人才計劃以紫云英冠名,同樣意味深長!

紫云英是江南地區廣泛種植的蜜源植物,具有改善土壤環境、助力水稻增產等特性,“一朵朵小花看似不起眼,但連成片就蔚為壯觀,人才發展也一樣。”

城市發展更是如此。盡管周邊一二線大城市環繞,長三角更是強手如林,但如紫云英般平凡的蕪湖,卻不甘于平凡。

蕪湖“出圈”

“別人在想,蕪湖在干!”

“早餐會”備受矚目,然而蕪湖的動作不僅于此。尤其在人才招引方面,蕪湖大招頻出。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磅召開,為新時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極具里程碑意義。

在會議召開之前,蕪湖就踩準鼓點,前瞻性地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組合拳”。今年以來,蕪湖連續推出“1%工作法”、組建全省首家人才發展集團、首創人民城市建設“合伙人”制度、建設“安徽創新中心”等一列新打法,并且出臺了含金量十足的“紫云英人才計劃”。

有人說,當別人還在想時,蕪湖已經在干了!

9月29日,中央人才人才工作會議剛落幕,單向前就來到安徽師范大學,以線上分享形式為十幾所高校20萬名大學生,上了一堂主題為“紫云英花開,蕪湖等你來”的新學期公開課。

蕪湖“出圈”

“一名本科生在蕪可享受20萬元補貼,博士生能拿到40萬元”。宣講中,單向前不僅給大學生送上政策“大禮包”,還發出誠摯邀約,“你們是蕪湖最期待的城市合伙人!蕪湖的C位永遠屬于你們。”“留下來和我們一道拼!”

精彩演講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震動,共有800萬網民在線收看。

“從沒想過市委書記會來給我們講課,而且內容還十分生動。原來市領導也在關注我們的動態、喜好,覺得很是親切。”一位在校大學生說,聽了之后,瞬間在這座城市找到了歸屬感。

蕪湖“出圈”

“蕪湖旋風”

看到這種宣講模式反響熱烈,蕪湖市順勢而為,當即推出更為宏大的“全國百所高校大宣講”活動。

根據活動安排,蕪湖市四大班子領導,分成17個組,分赴全國百所高校進行城市營銷與宣講,同時帶著企事業單位和高校院所的萬個崗位組團去招聘,這樣的力度全國罕見。

盡管受疫情影響,但蕪湖市仍克服困難,不斷在各地高校掀起一場場“蕪湖熱”。截至目前,活動已經舉辦了15場。其中,既有大西北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有武漢、南京、廣州、天津等地的知名高校。

在重慶西南大學,蕪湖的高校和龍頭企業帶去1千多個優質崗位,招聘展臺前不時排起長隊,招聘會現場空前火爆。

蕪湖“出圈”

招聘會現場空前火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著名高校,他們對蕪湖人的到來頗感驚訝,“這里近半的畢業生都會去華為、中興等頂級企業,怎么蕪湖還跑來‘染指’?”

“但我們來了!”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董事長楊少華說,經過宣講,學生們發現,江城蕪湖不僅美麗時尚,其產業與他們的學科專業高度匹配,帶去的招聘崗位在薪資待遇、發展前景方面也極具吸引力。宣講會現場300多名師生認真聆聽,不時報以熱烈掌聲。

宣講會之前,蕪湖市了解到有一位博士生,本科就讀于蕪湖一高校,于是把他的本科導師也請去了。當這位博士生在現場看到他的老師時,異常感動,“沒想到你們會為了我,這么用心,不遠千里專程到西安來。”

“你們這么下決心,我也要下決心。”真誠的感召讓許多學生下定決心回蕪湖。

一場場“蕪湖旋風”,激起了蕪湖人的熱血和激情。對蕪湖而言,這些活動不僅極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蕪湖人對城市加快發展的渴望。

“‘皖B’開始發力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每天都想著進步”“蕪湖發展的氣勢起來了!”

這就是城市向上的力量!

蕪湖“出圈”

7月30日,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安徽省組建的首個人才發展集團。

“開啟一切想象力”

作為安徽首創,蕪湖人才發展集團剛成立時,并無標桿經驗可循,蕪湖市領導對他們的要求是,開啟一切想象力,大膽去干!

為此,由蕪湖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牽頭、市直有關單位和人才發展集團承辦,蕪湖市接二連三地舉辦了人才有關活動,如百名企業家進高校、萬名大學生進百企“直通車”、成立在蕪高校人才發展聯盟等。

如果僅僅認為蕪湖人才招引只是舉辦一些活動,顯然低估了蕪湖人的“想象力”!

根據“紫云英人才計劃”,“十四五”期間,蕪湖將引入30萬名大學生“合伙人”。而根據蕪湖市人才辦的數據,“十三五”期間蕪湖市平均每年引進大學生不到2萬人。5年30萬,意味著每年要招引6萬名大學生,是過去的3倍以上。目標之宏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蕪湖將30萬人的目標按年度分解、循序遞增,同時將指標分解到各個縣區。“只要把人才作為第一任務,頂格推進,就一定能完成。”蕪湖市對完成這樣的目標信心十足。

30萬大學生落戶,意味著將帶來30萬個家庭,100多萬人口。青年人才的涌入將極大提升城市活力。

為達成目標,蕪湖市不僅出臺了重磅人才政策,比如設立5億元大學生創業基金、提供10%購房款補貼等,還不斷創新打法,人才發展集團就是其中關鍵一招。

相較于活動造勢,人才發展集團的使命更為深刻,即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探路,做蕪湖人才工作的“總服務商”和“城市HR”。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地方來說,這項改革更為緊迫。比如,在人才招引中,雖然各地都出臺了大量的人才政策,但能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對人才的激勵作用?這其中政策兌現十分關鍵。

拿蕪湖來說,人才政策涉及到十幾個部門,還有十幾個縣區和平臺載體。過去,政策兌現采取分散化、層級化方式,各個部門分別發通知,兌現的流程從下到上,先要向縣區有關部門申請,再到市直部門審核,一個來回短則三四個月,長的需要七八個月。

“一些企業家和人才對此很有意見。這樣的機制,已經不適應人才發展和區域人才競爭的需要。”楊少華深諳其中的痛點和堵點。

改革總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

蕪湖市借鑒先發地區經驗,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流程再造。將原先涉及到諸多部門和各縣市區、開發區的21項政策兌現服務,全部集成到人才集團一窗受理,實現一站式、集成化服務。同時以線上辦理為主,將兌現時間壓縮到一個月左右,最終實現不見面審批和“秒批秒辦”。

“要使人才政策兌現像網購一樣方便。”這是單向前提出的目標。

不僅要與發達地區拼速度,更要拼深度。與先發地區相比,蕪湖的改革更為徹底。

蕪湖市將原先的勞動保障人力資源公司、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等全部劃歸人才發展集團,“涉及到人才發展相關的職能、職責、資產,能劃則劃、能轉則轉”。這一系列改革創新讓人才發展集團具備了人才招引獵聘、人才項目投資、創新創業孵化、人才公共服務、人才數字大腦等全周期服務功能,真正成為“城市HR”。

“過去,地方經濟發展往往是圍繞企業成長的全生命周期,現在也需要圍繞人才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創制政策,運用市場化手段,為人才提供專業化服務。”楊少華說。

從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到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這是理念上的巨大飛躍。先進的理念和超常規打法,打開了蕪湖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

一著活,滿盤皆活!未來如紫云英般綻放,蕪湖必將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38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巫山县| 伊宁县| 张北县| 陕西省| 锦州市| 长寿区| 海淀区| 银川市| 德阳市| 英山县| 长兴县| 西充县| 延长县| 庆云县| 类乌齐县| 锡林郭勒盟| 滦南县| 呼和浩特市| 七台河市| 从江县| 苏州市| 兴文县| 大名县| 青冈县| 赣榆县| 汽车| 嘉祥县| 嫩江县| 金山区| 浙江省| 苍山县| 仪征市| 宁化县| 乌拉特前旗| 灯塔市| 师宗县| 江西省| 错那县| 莱阳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