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交通強國安徽篇章新目標:堅持高位對接、主動作為,搶抓交通強國試點機遇,制定交通強國建設實施意見、試點實施方案,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未來3-5年,我省將在推進皖南交旅融合發展、提升合肥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支撐鄉村振興發展、推動智慧交通技術應用等4個方面開展交通強國試點工作,力爭在拓展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樞紐站城聯動發展路徑、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新科技技術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精心繪制行業規劃體系美好藍圖:啟動安徽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年)、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2019-2035)、“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等編制,出臺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加快構建“五縱九橫”高速公路網和“一縱兩橫”高等級航道骨干網,統籌推進對接滬蘇浙的高速公路、重點水運項目。
五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民生服務薄弱環節,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全力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加速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真正解決出行難題,降低運輸成本。
城鄉客運實現一體化發展。在5個國家公交都市、30個省級優先發展公交示范城市、30個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的引領下,全省城鄉客運服務水平快速提升,城鄉道路客運發展水平4A級及以上等級的縣比例達到98.4%,所有鄉鎮、99.9%建制村通客車,城市公交發展步入快車道,萬人公交標臺數逐年提高,新能源公交車大力推廣,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乘車體驗。
運輸結構實現持續優化。全面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九大行動”( 鐵路運輸升級行動、水運系統提升行動、公路貨運治理行動、運輸裝備清潔化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專業運輸網絡精品行動、城市綠色配送行動、省級示范試點行動、市場動能釋放行動),大力發展“互聯網+貨運物流”等新業態,全省經認定的網絡貨運平臺43家,在我省設立分公司的省外網絡貨運企業8家。積極創建2個國家和10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項目,“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江海聯運”等日趨繁忙。實施全省港口資源整合,組建省港航集團,實現黃金水道“一核兩翼”集裝箱班輪化運輸,開通蚌埠—太倉淮河航道首條集裝箱直達航線,蕪湖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全省93%縣城建立物流配送中心,80%鄉鎮建立綜合運輸服務站,86%建制村建立物流服務點。
網約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一部署,堅持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范發展和包容審慎,積極推進網約車新業態發展,持續加大網約車行業監管力度。全省合規的網約車平臺267家、車輛約3.5萬臺、駕駛員約14.9萬人。我省網約車雙合規訂單率(車輛和駕駛員均合規)位居全國前列。
高速公路通行更加高效便捷。如期優質全面完成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各項任務,26個省界收費站正線改造、711套ETC門架系統、1192條ETC收費車道等關鍵工程建設對應國家的時間要求,全部提前完成,實現了高速公路“一腳油門踩到底”的目標;累計發行皖籍ETC套裝用戶389萬,其中貨車ETC套裝用戶28.85萬,超額完成發行任務,目前我省共有ETC用戶787萬。同時,我省調整實施新的貨車收費模式,由過去的計重收費調整為現在的按車型收費,并實施一系列差異化收費政策,經評估測算,實施新收費標準后,我省貨車總通行費和每類車型通行費均呈下降趨勢。自5月6日高速公路通行恢復收費以來,我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運行穩定有序,公路網通行順暢,通行效率顯著提升,公眾出行更加便捷,撤站相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政務服務做到簡政便民。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十三五”以來,堅持動態調整省級交通運輸權責清單中行政審批事項,共承接國務院下放事項8項,下放管理層級事項2項,取消事項2項,調整事項類型2項。在政務服務工作中大力推行微笑服務、親切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舉措,2016年在省政務服務窗口率先推行“只來一次”服務承諾,減少了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給廣大群眾和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20年注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面對百年不遇的疫情汛情的雙重沖擊,全省交通戰線廣大干部職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畏艱難、奮勇爭先、敢于擔當、盡職履責,保障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平穩有序發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迎戰疫情保運輸的大考中,我省交通運輸行業日均投入約1.6萬人,緊盯“防輸入”,迅速構建“一圈一帶一網”的交通運輸防控體系(陸路環省防控圈、水路運輸防控帶、交通樞紐和運輸工具防控網),全力保路網暢通,始終未在高速公路主線設置檢疫站點,做到“一斷三不斷”(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和“三不一優先”(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通行)。
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部門應急運輸協調聯動機制,先后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的運送防護服原材料、藥品、移動醫療廢物垃圾焚燒車等15批次的運輸指令任務,道路運輸應急和生產生活物資累計78.6萬車次、937萬噸,水路運輸應急物資累計20.6萬噸。抓好復工復產,切實發揮交通運輸“先行”作用。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工作重心變化,快速調整防控政策,分區分級做好公路保通保暢,有序恢復道路客運,通過提供定制公交、一站式定制服務等方式,有效保障客貨運輸需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慎始如終常抓不懈,扎實做好道路水路運輸、站場碼頭、冷鏈運輸、機關學校內部管控等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項政策措施。
在抗擊汛情保暢通的斗爭中,我們第一時間完善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工作體制機制,一方面舉全系統之力保通保暢保安全,累計投入人力192萬人次、機械設備6萬臺套,搶通公路1421條2786處。我廳緊急籌措下撥1960萬元應急專項資金,支持公路水毀嚴重的地方第一時間搶通保通公路,確保水退路通。
另一方面,全面推進災后重建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啟動一建設”的部署要求,及時制定下發《安徽省公路災毀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堅持脫貧優先、應急與長遠相結合、重建與提高相結合、專項修復與日常改建相結合,指導各地加大債券資金和公共財政投入,全力加快災后重建工作。同時,積極爭取交通運輸部災毀補助資金11.15億元。
截至10月底,公路災毀恢復重建項目完成投資15.3億元,到今年底一般災毀項目修復工作將全部完成。在“十四五”規劃編制中,我們將統籌考慮公路防災體系和能力建設,從源頭上提高公路整體抗災能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擘畫“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向全黨全國發出了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奮斗的動員令,吹響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嘹亮號角。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
省交通運輸廳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的目標要求,精心謀劃“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各項工作,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美好安徽當好先行。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