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另类专区欧美制服同性,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软件,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區域經濟

20多年的老牌“長三角俱樂部”,怎么玩?

  作者:任俊錳  編輯:紀海濤  來源:華東局、交匯點、中安在線、群眾雜志等時間:2020-09-17
長三角41座城市市長首次齊聚,定了這些大事

9月16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以下簡稱“長三角協調會”)第二十次聯席會議在江蘇連云港舉行,長三角41座城市代表到齊。

1992年,15個長三角城市協作部門主任自發倡議設立聯席會議制度。1997年,長三角協調會正式成立。前4次會議兩年一開,2004年起一年一開。本是個“聯誼會”,悄然變成了“議事會”,20多年來,長三角區域合作就此從“務虛”逐步走向“務實”,每年都要定下一些專題,逐條研究解決。

協調會有著自己的傳統。開會時,各城市排序不按行政級別,而按首字筆畫排序。2002年以后加入的城市,則按加入先后排序,話語權平等。有意思的是,會議舉辦地的確定,也是按照加入先后順序。

此次聯席會有創新,更注重市場的力量。籌備人員透露,此次采用分論壇形式,由南京、合肥和寧波等城市,分別圍繞科技、環保和園區話題,供各城市代表按照興趣參加,并發動企業和園區等市場力量參與其中。

長三角一體化正酣,各類平臺與合作機制也愈發多樣和成熟。這個“老牌”的協調會,依舊值得關注。

當年入會有點難

長三角協調會誕生之時,長三角一體化還有點冷門。

長期關注長三角發展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南通大學特聘教授徐長樂分析說,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人講長三角,“江蘇就是江蘇,上海就是上海”。不僅政府層面不敢越雷池,學界也對于跨省協同有異議。雖然,蘇南與浙江的一批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已經在長三角跑起來了,上海等大城市的“星期日工程師”也跑出去了,徐長樂總結,大家都知道要“借力”上海,但話不能明說。蘇南地區當時有幾句順口溜:“白天向西看,晚上向東看”“聽南京的,看上海的,干自己的”。說白了,白天開會、聽報告、貫徹會議精神,朝向南京;而晚上打開電視就是看上海的電視臺……長三角一體化,從某種程度上講,最初是企業家和老百姓用腳跑出來的。1994年,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建設蘇州工業園,選址就在蘇州市區最東端,這里最靠近上海,園區基礎建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一條公路——能夠從工業園直通虹橋機場的快速干道,被稱為“機場路”。園區產品以“小輕貴”為特色,供給全球,因此需要國際樞紐機場,在當時人們的意識中,“虹橋機場也是蘇州、無錫的機場”。

徐長樂認為,2003年可以稱為“長三角年”,滬蘇浙高層領導率團互訪,方方面面的合作忽如一夜春風來。“但是熱鬧了幾年之后,隨著一體化進入深水區,骨頭就變得難啃了。”徐長樂說,協調會的聯席會議也隨之有些冷淡下來,比如各城市出席代表的“重量級”變小,一些代表連凳子還沒坐熱就已離開……但是總體來說,加入協調會、融入長三角,還是一件“正經事”。

有一段時間,想要加入長三角協調會,并非易事。

浙江臺州是幸運的。10多年前,臺州就開始積極謀求加入協調會,當時臺州市政府工作人員一一敲開專家的房門,只為推介自己的城市,為此還進行了一場答辯。2003年,臺州被正式接納為協調會成員,這是協調會首次擴容,成員城市由15個增至16個。徐長樂對此印象很深:臺州能夠加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臺州與寧波等協調會成員在產業方面合作很多,最典型的是臺州的吉利汽車,公司總部位于杭州,工廠建在寧波。

長三角協調會辦公室原總干事程建新回憶說,當時,要加入長三角協調會,考慮的指標有很多。比如在區域范圍內的區位、城市推動一體化能夠起到的作用,以及加入協調會的主動性等。讓程建新印象深刻的是,那段時間,馬鞍山等安徽城市,在產業、交通等方面,都積極參與一體化發展,數次向協調會遞交入會申請,卻遲遲未果,直到2010年,馬鞍山與合肥一起加入協調會——10多年前,馬鞍山就明確提出,要建成南京的“后花園”,吸引南京企業來投資。后來,馬鞍山還與南京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旅游還被納入“寧鎮揚馬”旅游線路整體向外推介。至今,馬鞍山依然是南京都市圈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

如今作用更突顯

協調會不能光務虛,要做實事。

程建新在協調會辦公室工作了近10年,對長三角交通一卡通印象很深。他回憶,當時上海用的是第一代交通卡,與杭州、寧波都不同,制式差異巨大,最多單向兼容,還有資金沉淀等都是難題。協調會也努力過。當時恰逢2002年上海申辦世博會成功,長三角多地提出“緊抓世博機遇”,推動長三角公交卡一體化。2006年,協調會辦公室組織召開“實行一卡通互通、促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課題研討會。課題組認為,長三角相關城市要至少進行一次以上的系統改造,可究竟誰向誰靠攏、誰來取代誰,依舊是問題。

好在世博會前,另一件事靠著協調會的工作做成了。上海世博會舉辦前,協調會推進的世博旅游標識系統,讓成員城市嘗到一體化帶來的甜頭。由協調會辦公室牽頭,制定有關標準、引導示范,吸引了長三角16個城市開展世博旅游標識的統一工作。這是國內首個區域標準,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程建新回憶,世博旅游標識系統在顏色、圖形、中英文以及距離標注等方面都借鑒了國際標準。

程建新認為,在梳理問題和提供思路等方面,這些年來,協調會默默做了很多基礎性工作,包括異地養老、醫保結算、金融合作等,只是進一步突破往往受阻。

協調會未來應當如何定位?連云港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處長陳振華表示,現在成員城市之間需要多地協調的專題合作事項,由協調會牽頭推動,比如徐宿連運河項目就納入協調會年度重點工作。不少專家表示,以前協調會政策執行力度不足,現在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這個“老牌”協調會有望釋放新動力。

新聞鏈接:

9月16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次全體會議在江蘇連云港召開。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41座成員城市市長齊聚首,共議新格局下長三角城市間如何加大合作、奮力作為。

會議以“長三角城市合作:新動能 新格局 新作為”為主題,全面總結了2019年以來城市經濟協調會工作。

一年來,城市經濟協調會積極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明確的各項任務,在統籌推進長三角疫情聯防聯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完善區域協作的機制和體系,提升城市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豐富城市合作的內涵和形式,增強城市合作的專業化服務,推動城市間更加務實高效合作。

據悉,城市經濟協調會從1992年的15個城市發展到今年覆蓋長三角全域41個城市以及上海市的16個區,經過28年的發展,第一次實現了“大團圓”。

“市長圓桌論壇”是當天會議的一個重磅環節。一個半小時的圓桌論壇,南京、杭州、寧波、合肥、連云港、上海市徐匯區等城市(區)的市(區)長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城市經驗”,分享了干貨滿滿的城市發展“獨家秘笈”。

上半年,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2%、增速位列全省第一,經濟總量40 年來首次進入全國前十,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針對今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我們更加注重與企業家‘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企業家早餐會就是這樣應運而生。”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楊學鵬介紹,每月18 號,南京都舉辦一場早餐會,目前共舉辦了新型研發機構、數字經濟等5 場主題早餐,真正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目前共梳理了348 項訴求,大部分訴求一個月內解決。

未來,區域競爭不再僅靠企業間“單打獨斗”,而將是產業鏈條的“組團打拼”。“我們立足南京產業實際,制定了《南京市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全力打造八大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楊學鵬說,“一條產業鏈,一位市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位專班負責人,我本人就是軌道交通產業鏈鏈長,目標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每年增長20%左右。”

作為國務院批準的長三角城市群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在呼應上海,主動接受上海的輻射、服務上海發展的同時,南京將進一步立足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引領促進南京都市圈、寧鎮揚一體化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云表示,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合肥是一座追趕著的城市,也是一座奮進著的城市。“我們的目標是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圍繞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領域來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具體可以用兩個成語來形容,‘芯屏器合’‘集終生智’。”所謂“芯”是芯片產業,“屏”是平板顯示產業,“器”是裝備制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合”是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集終生智”,“集”就是集成電路、動態儲存;“終”指白色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面向消費終端的現代制造業;“生”指生物醫藥大健康;“智”就是人工智能。

合肥是一頭奔跑的黑馬,要用創新來重塑城市氣質和形象,在長三角一體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力爭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凌云說:“合肥是個養人的地方,創新的天地。作為發展中的城市,合肥必須要尋找新賽道,有跟跑的心態,有并跑的信心,不斷追趕,在新一輪城市競爭進程中跑得快跑得遠。”

醫藥產業是連云港全市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和明星產業。連云港市市長方偉說,連云港正按照“港城特色、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標定位,聚力打造中華藥港,打造一個醫藥企業集聚、服務水平一流、營商環境優良、安全可靠的創業沃土、投資勝地。

一直以來,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全力激活醫藥產業發展活力。對醫藥產業列出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包括支持新品種研發創制、支持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和中藥注射劑再評價、支持醫藥企業收購專利技術和生物藥企業等,各項政策措施實打實,確保企業真金白銀得實惠,每年兌現獎勵資金2億元左右, 全力打造全國領先、世界有影響力的政策高地,全力吸引匯聚國際國內優質資源、高端要素。

會議審議通過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重點合作事項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圍繞會議主題,有關城市市長進行了交流發言,阿里巴巴集團王堅院士作了主旨演講、上海音樂學院廖昌永院長作了專題發言,長三角創意經濟專委會發布了全球創意設計大賽;聚焦科技合作、園區合作共建、毗鄰地區合作、產業協同等領域集中簽約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項;南京、合肥、寧波等城市牽頭舉辦了長三角科技合作、園區共建、產業鏈協同三場專題交流活動。

會議上,聚焦科技合作、園區合作共建、毗鄰地區合作、產業協同等領域,共有19個重大合作事項完成集中簽約,其中按照申報主體分,上海2個,江蘇5個,浙江6個、安徽6個;按照事項類別分,包括產業合作事項12個,科創合作事項3個,社會合作事項4個。

完成簽約的19個重大合作事項:共建“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建設長三角智慧診療康復一體化平臺、南京市、淮安市共建產業基地、徐州市、東南大學創新醫療產業合作、嘉昆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先行示范區、連云港市戰略合作協議、上海市、鹽城市產業合作、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項目、大型成套裝置關鍵部件智能制造項目、中南高科中德產業園項目、華東硅谷先進智造產業園項目、建設長三角綠色建筑創新中心、嘉興市城市精細化管理事項、蕪湖市政府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深化合作促進激光產業發展的戰略協議、淮南新經濟產業園項目、奧克斯智能家用空調基地及配套產業園項目、阜陽市政府上海東方國際集團戰略合作、六安新城國動5G智慧云谷項目、郎溪縣人民政府上海市白茅嶺農場有限公司戰略合作。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長三角15個城市經濟協作部門主任聯席會議,1997年升格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經過20多年發展,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已經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的重要協調議事平臺。根據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城市經濟協調會這一重要議事平臺,目前已經劃轉到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統籌管理。

會議確定,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一次全體會議將于2021年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

43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赤壁市| 浦江县| 安阳市| 太谷县| 衡东县| 大同县| 康定县| 江油市| 历史| 富裕县| 南雄市| 合作市| 乌拉特后旗| 乐业县| 咸阳市| 镇远县| 天峻县| 靖远县| 满城县| 大洼县| 西林县| 周宁县| 东乡| 灌云县| 巨野县| 离岛区| 齐齐哈尔市| 铜川市| 梓潼县| 洪湖市| 屏山县| 克什克腾旗| 芷江| 会泽县| 崇礼县| 句容市| 茶陵县| 读书| 乐平市|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