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開啟“追趕模式”的山東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形成全省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2020年伊始,山東率先發布了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準備集全省之力打造動力強勁的“火車頭”。作為目前山東省最具發展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膠東經濟圈的標志性、引領性、龍頭性作用正在逐步得到加強,已成長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蓄勢待發
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人口占全省的31.6%,生產總值占全省的42.2%,對外貿易占全省的64%,利用外資占全省的67.3%,財政收入占全省的43.3%,是山東省開啟“追趕模式”的核心依托。
從區位來看,膠東經濟圈地處對日韓開放最前沿,是海上絲綢之路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交匯的關鍵區域,是沿黃省份和上合組織國家主要的出海口。從功能來看,膠東經濟圈占據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大核心中的兩核——青島、煙臺;占據了山東自貿試驗區三片中的兩片——青島片區、煙臺片區;占據了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六區中的四區——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的高新區,同時還包括上合組織示范區、中國藍谷等國家戰略承載區,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雁。目前,膠東經濟圈已通過高鐵、高速公路、鐵路骨干交通網絡聯系,基本形成了“一小時”生活圈和工作圈,聯系相對密切,一體化發展趨勢明顯。
《指導意見》發布以來,膠東經濟圈五市頻頻“同框”,一體化按下快進鍵:膠東經濟圈文化旅游合作聯盟揭牌成立,五市將從旅游市場營銷、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文旅公共服務、對外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加強合作,共創“膠東有禮”品牌;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在青島舉行,五市將推進產業鏈群一體化發展,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一體化,建設膠東經濟圈產業交流平臺,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共同建設數字半島;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共赴線上之約,以視頻方式簽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金融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以資本力量助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新篇章。隨著互聯互通、密切協作的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膠東經濟圈正在向著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全速奔跑。
潛力巨大
經濟圈是基于產業配置的城市生態群落,大中小城市就好像高大的喬木、灌木和小草,優勢互補,錯位競爭,協同發展。事實證明,這是一種更為高效的資源配置形態。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形成了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為引領,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而北有京津冀、南有長三角、西有中原城市群的山東要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需要一個真正具備強大輻射力、帶動力的城市群、經濟圈,膠東經濟圈承擔著重要使命。
但長期以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程度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城市之間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嚴重,并沒有發揮出經濟圈的集群、集約、集聚優勢,這也使膠東乃至山東在城市群浪潮中,發展動力略顯不足。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作為膠東五市的集聚體,膠東經濟圈的形成將會超越城市內部的“專業化經濟”和“多樣化經濟”,能夠有效減少市場分割,產生“1+1+1+1+1>5”的“經濟圈經濟”效應。經濟圈內部大中小城市之間產業和功能的合理分工,將會促使各城市有效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優勢互補提高整個經濟圈的要素利用效率。與此同時,膠東經濟圈的形成還可以迅速降低城市間各類惡性競爭帶來的空間負外部性,使經濟圈整體的綜合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青島作為經濟圈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將會逐步得到加強,對周邊區域的虹吸效應、輻射效應與回流效應逐漸顯現,周邊城市利用中心城市高端發展平臺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益增強。從某種程度說,由不同規模等級和功能相異的多個城市集合而形成的膠東經濟圈,將會依托青島這座中心城市提供的全球化平臺,形成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空間主體,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未來可期
根據安排,膠東經濟圈要積極借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經驗,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建設國際知名的青島都市圈,打造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支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中國北方的創新高地、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努力在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
打造中國新的增長極,就是要發揮膠東制造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工業互聯網建設領先的優勢,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率先走在前列,成為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打造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支點,就是要發揮好膠東五市東鄰日韓,向西面向黃河流域、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獨特區位優勢,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引擎,成為長江以北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就是要發揮黃河九省區經濟出海口的優勢,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北方的創新高地,就是要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中心;打造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就是要整合全球要素資源,讓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通過膠東經濟圈這個橋頭堡,不僅輸送到膠東半島,還源源不斷輸送到整個山東,成為山東的“國際客廳”。除此之外,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還需要著重探索以下幾個問題:
推動一體化發展,交通的互聯互通是先行條件。當前,膠東經濟圈鐵路網絡“大動脈”雖已初步形成,但是相較于長三角地區,五市間的銜接還不夠緊密,軌道交通換乘實現通勤的網絡尚未形成,亟待加快交通一體化,進而降低資源要素流動的成本。膠東五市需要抓住用好國家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有利時機,在打造“軌道上的半島城市群”上率先謀劃,超前規劃京滬高鐵二通道天津至濰坊段、濰坊至煙臺等高鐵項目建設,推動構建膠東半島高鐵環形通道。
區域一體化最大的難題,在于破除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膠東五市需要大膽探索新路徑、新方法,爭取打造在全國喊得響的“膠東經驗”:一是加快構建一體化推進工作新機制,在推動區域產業、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互動耦合、產生乘數效應方面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二是強化科技協同創新,膠東地區海洋科技資源富集,擁有全國近一半的高層次海洋科技人才,將切實把海洋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優勢;三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攥指成拳,在重大國際活動舉辦、國際園區建設、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通關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形成特色突出、各有側重,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區域對外開放新格局。
與青島互聯互通是促成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作為牽頭城市,青島要主動扛起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大旗,帶頭多承擔一體化的成本,讓兄弟城市優先分享一體化的紅利,與半島兄弟城市共享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戰略疊加政策紅利,主動邀請他們用好“國際客廳”,統一形象宣傳、互相介紹投資、共同對外招商、合作開發市場、加快產業統籌,打造膠東半島鏈接世界的“雙招雙引”和對外推介平臺,提高膠東經濟圈的整體感召力,把膠東經濟圈打造成為產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青島要主動提升產業引領能力,積極利用創新資源和創新成果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強個性服務、增值內容、解決方案等商業模式創新,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
(作者單位:青島市社會科學院)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