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天,
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戰爭,
從1月22日安徽省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3月8日全省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7個日夜守護,1000多個小時艱苦奮戰,這段不平凡的“清零”之路,再一次見證中國精神、安徽力量!
這場“清零”戰,安徽是怎么打的?
1
安徽行動
十萬火急下的分秒必爭
1月22日16時,經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安徽收到合肥市報告的首例新冠肺炎為確診病例。
疫情十萬火急,防控分秒必爭!
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安徽正式啟動省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堅持“一根本”,突出“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盤棋”抓統籌、“一竿子”抓到底……
哪里確診病例多就往哪里去,哪里防控任務重就往哪里走。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多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基層一線督導檢查。
“省領導+廳局”包保責任制同時實行,16位省領導各自牽頭包保一個市,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時間就是生命。著眼于“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安徽打出“三大硬招”“八嚴八控”等具有安徽特色的疫情防控“組合拳”。
不讓輕癥轉重癥!不讓重癥轉危重癥!不讓危重癥轉病亡!安徽圍繞“提兩率、降兩率”的目標,按照“四集中”的救治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對確診病例做到“全救治”,對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做到“全隔離”,對涉武漢的輸入人員做到“全排查”,對輸入口檢測做到“全覆蓋”,黨政領導干部和醫務人員做到“全在崗”……
一系列精準有力的防控舉措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
截至3月8日,安徽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連續10天無高風險地區,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
更為難得的是:安徽的治愈率在全國10個確診病例較多省份中始終穩居前列,3月5日起連續4天穩居第一位!
2
安徽硬招
下了一番苦功夫、硬功夫
安徽毗鄰湖北,人員往來密切,外防輸入任務艱巨;
病毒狡猾多變、來勢洶洶,內防擴散任務繁重。
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安徽下了苦功夫、硬功夫!
源頭篩查。在啟動一級響應前,安徽已作研判,并果斷采取行動。對機場、車站、高速公路等出入口的源頭篩查,對進皖旅客的體溫監測排查和發熱人員的排查診斷,對大型集會、人員密集活動的管控等措施,迅速啟動。
八嚴八控。嚴把關口,重點人員管控到位;嚴防死守,防控措施布控到位……安徽強化“八嚴八控”,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盡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圍。
三大“硬招”。在全省范圍內對相關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初篩;對疑似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行定點集中、單間隔離;安徽16個市對所有的村組、小區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除湖北之外,安徽是全國第二個發布針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初篩要求的省份。
依法防控。2月9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并于當天公布施行。
精準防控。安徽以縣域為單元,分區分級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和經濟活動措施,這正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考題前的正解。
復工防控。返崗途中做好健康監測,上崗前全員摸排、全員測溫、全數登記,復工前全面清理衛生、做好應急預案,復工后落實每日衛生管理制度。
3
安徽“藥方”
治愈率排在全國前列
這是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截至3月8日,安徽省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90例,累計治愈984例,治愈率99.4%;安徽治愈率在全國10個確診病例較多省份中始終穩居前列,3月5日起連續4天穩居第一位。
治愈率高,得益于管用有用的安徽“藥方”。
實際上,安徽“藥方”不僅惠及省內患者,也為武漢乃至全國的醫療救治作出積極貢獻!
3月3日,由中國科大聯合攻關團隊開展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托珠單抗+常規治療”免疫治療方案,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向全國推廣。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視頻培訓會。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專家組組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徐曉玲教授,向全國同行專家介紹了安徽“藥方”。
疫情發生后,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上亮點頻出的安徽,迅速啟動科研攻關,打破常規、組織開展了3批15個應急攻關項目。納入上述“國字號”診療方案的項目,就在其中。
中西醫“聯手”救治全覆蓋,是安徽“藥方”的一大亮點。
定點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時間服用中藥湯劑;輕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療首選國家推薦的“清肺排毒湯”;危重型患者救治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一人一案”辨證論治。
數據顯示,安徽中醫藥參與救治率達到98.7%。
4
安徽力量
各行各業都在拼
疫情發生后,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供應,牽動著大家的心。
安徽迅速摸清“家底”,駐點幫扶、精準解困,在促進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產、穩產、增產上持續發力。
“多虧了駐企干部,公司才順利解決了工人、原材料、資金等棘手問題。”高貝斯總經理肖應龍說。
“疫情當前,特事特辦。我們從湖北協調拉鏈,從江蘇協調透氣膜復合料,從銀行協調生產和設備資金,幫助企業快速復工擴產。”省經信廳駐高貝斯負責人沈忠林說。
1月28日以來,全省累計生產醫用防護服685391件、醫用隔離衣852250件、醫用口罩471.3萬只、非醫用口罩8808.4萬只。
“隔兩天去趟超市,想買的都能買到,價格也和往常一樣。”合肥市民王慧說。疫情期間,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供應充足,百姓生活平穩有序。
全球首臺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在合肥應用;皖產“全過程無接觸”測溫安檢系統在上海啟用……“科技力量”大顯身手。
哪里有重大新聞,哪里就有新聞工作者!各級各類媒體便聞令而動、盡銳出戰。
第一時間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宣傳安徽行動,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第一時間澄清謠言,第一時間報道感人事跡……宣傳戰線用行動詮釋“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責任擔當。
從家門到車門,從車門進廠門,跨區域客運包車業務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開通“點對點”臨時通勤公交專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安徽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5
安徽情懷
武漢需要,優先滿足
同飲長江水,共打保衛戰!
安徽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調度,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用最快的時間遴選醫護骨干,用最短的時間集結急需物資,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
2月15日和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和生活物資保障組,分別向省政府發來感謝信。
他們是逆行者,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我在部隊醫院參加過抗擊非典,讓我上!”蕪湖市中醫院ICU護士胡芳芳請纓。
“我去武漢的事,您不要告訴我媽……”泗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唯一的男護士邱東,在奔赴武漢前特意囑托姨媽不要發朋友圈,以免父母牽掛。
“媽媽,不要走!”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張敏臨行前,緊抱哭鬧的4歲女兒“哄騙”說:“媽媽去打怪獸了,馬上就回來!”
1月27日以來,安徽有8批1305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3批23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支援湖北。很多人來不及跟家人告別,來不及叫醒睡夢中的孩子。
“在武漢的這些日子,我經常可以看到凌晨4點的金銀潭,忙碌而又不平凡的金銀潭。”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護師臧清華說。
治愈,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大的鼓勵;感謝,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大的褒獎。
“我雖沒看見你們溫柔的面孔,也不知你們的名和姓,但卻知道你們殞身不恤的神圣使命。”武漢市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康復出院的王女士為安徽援鄂醫療隊員寫下感謝信。
“清零”并不意味著結束,大戰還在繼續,大考還在進行。
慎終如始、接力奮斗,向著大戰大考的全面勝利,沖鋒!沖鋒!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